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
Off topic: 我们这里有外汇市场专家吗?(M+M+M!) Thread poster: chance (X)
|
isahuang Local time: 04:42 English to Chinese + ...
chance wrote:
然后派驻欧洲,怎么样
你老师说的对,她指的是大学,基本是免费上学,这几年因经费紧张,也有大学开始收费,可能这方面会有改革。我上面提到的是比较特殊的高校(Grande Ecole), 教学条件肯定好。法国不少商业高校 (Ecole de Commerce) 也是收费的,但是比起你们的Stanford可以算是不收费了。
欧洲国家比较喜欢法国名牌高校和大学的学生,最近几年的European School of Luxembourg也挺好,里面是欧洲各国来的孩子,一般家长在欧盟工作,孩子们在学校用至少3-4种语言学习其它学科,可惜只到高考。
如果有可能,还是要争取进类似学校,哪怕交流学习一年,这样你在法国欧洲当记者大门敞开,同学就是关系网。Sarko本来也想当记者,因为当时英语不过关,只好放弃。 [Edited at 2007-05-10 17:14]
其实当记者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我的性格不太适合,我还是属于比较内向的人,做记者不够aggressive. 我知道在巴黎枫丹白露的那所商学院是世界有名,与哈佛齐名,不过录取要求肯定也很高,而且估计学费也便宜不了。公立大学免费自然会碰到条件差这样的问题,但如果实行私利收费制,也有私立的问题,比方说为赚钱,多收学生,降低录取标准等。我跟我的一位教授谈过类似问题,他建议我如果喜欢金融,应该上NYU,我说那么好的学校,我可没把握,他说,Dont think that way, its all about business and making money. Its not that difficult as you thought. 这恐怕是收费制的一个问题。 | | |
isahuang Local time: 04:42 English to Chinese + ... Wenjer, 欢迎你插嘴, | May 10, 2007 |
这样论坛才热闹,而且我也喜欢跟人argue。;)
西方的这种自己动手找资料,然后互相谈论交流是不错,但是到底能不能学到东西要看你的团组中的人的水平。我这学期上的一堂课,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连我的美国同学都同意我的意见。老师的教学方法是课下读要读的东西,课上大家一起argue。经常话题扯得老远,我这一学期学到的东西就只是我自己课下读的材料,课上的唇枪舌战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我和我的台湾来的学弟都觉得我们大部分的课都可以在家自学,不用来上课。这位老弟更是艺高人胆大,有一学期竟然根本没买要求的书,而且也不知道老师到底是要讲什么,但期末还是考了一个很好的成绩。这是让人佩服。
[Edited at 2007-05-10 17:57]
[Edited at 2007-05-10 17:58] | | |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上面文哲介绍的德国大学与法国大学情况类似 | May 10, 2007 |
我看过关于NYU的报导,如果没记错, 前几年高等商校年费10000€左右,应该还是比NYU低,但是巴黎的房价疯涨,这倒是个问题。
前几天我和一个在法国读博士的学生聊了几句,她说就想到各国去周游,我就鼓励她当记者,她的回答也和你一样。其实刚开始,你不一定要采访,只是一般性报导,随着年龄和经验,自会胆大。如果搞企业管理,不够狠很难“成功”,才�... See more 我看过关于NYU的报导,如果没记错, 前几年高等商校年费10000€左右,应该还是比NYU低,但是巴黎的房价疯涨,这倒是个问题。
前几天我和一个在法国读博士的学生聊了几句,她说就想到各国去周游,我就鼓励她当记者,她的回答也和你一样。其实刚开始,你不一定要采访,只是一般性报导,随着年龄和经验,自会胆大。如果搞企业管理,不够狠很难“成功”,才有可能六亲不认。
Sarko最近有名女将,她是阿拉伯人,在法国移民聚集的郊区长大,她是看准Sarko,直接给他写信希望给他工作,Sarko找她谈话一次就成了,当然让她赶上了,Sarko需要有人做移民工作。
Tingting Huang wrote:
其实当记者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我的性格不太适合,我还是属于比较内向的人,做记者不够aggressive. 我知道在巴黎枫丹白露的那所商学院是世界有名,与哈佛齐名,不过录取要求肯定也很高,而且估计学费也便宜不了。公立大学免费自然会碰到条件差这样的问题,但如果实行私利收费制,也有私立的问题,比方说为赚钱,多收学生,降低录取标准等。我跟我的一位教授谈过类似问题,他建议我如果喜欢金融,应该上NYU,我说那么好的学校,我可没把握,他说,Dont think that way, its all about business and making money. Its not that difficult as you thought. 这恐怕是收费制的一个问题。 ▲ Collapse | | |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要看你周围人的水平了,如果你进好的学校,整体水平高,就不会觉得没意思了。你看过Stanford 的介绍吗?
Tingting Huang wrote:
西方的这种自己动手找资料,然后互相谈论交流是不错,但是到底能不能学到东西要看你的团组中的人的水平。我这学期上的一堂课,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连我的美国同学都同意我的意见。老师的教学方法是课下读要读的东西,课上大家一起argue。经常话题扯得老远,我这一学期学到的东西就只是我自己课下读的材料,课上的唇枪舌战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我和我的台湾来的学弟都觉得我们大部分的课都可以在家自学,不用来上课。 | |
|
|
isahuang Local time: 04:42 English to Chinese + ...
刚才看CCTV4的报道,说Sarko在马耳他度假也不平静,惹来巴黎媒体非议,指责他用一个大企业家的飞机和游艇,他自己说没有纳税人的钱,那位企业家也说是老萨自掏腰包,看来他这个总统不好当。 | | |
isahuang Local time: 04:42 English to Chinese + ...
chance wrote:
要看你周围人的水平了,如果你进好的学校,整体水平高,就不会觉得没意思了。你看过Stanford 的介绍吗?
我有亲身感受。我上的学校整体不错,但我学的专业并不是这个学校的强项,所以真的是有点儿光阴虚度。现在回头已晚。我学的专业里的学生,大部分人的数学水平是中国小学4、5年级的程度,连兑换率也不会算。不过,名校里与经济有关的专业的数学就很难。斯坦福离我太远,我现在是就近选择。 | | |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他利用在政府工作的机会,交接了很多大企业家、财经界、政界甚至体育文艺界名人,有人说他为当总统做了准备。他好像从19岁起就想当总统。他聪明有才华,敢想敢干,也很有口才,如果能正确为法国服务没什么不好,还是要看他的行动。
媒体批评的是他一向崇尚金钱,美国价值观,这是当选后的第一个暴露。那位企业家说是老萨自掏腰包?我听说的是企业家邀�... See more 他利用在政府工作的机会,交接了很多大企业家、财经界、政界甚至体育文艺界名人,有人说他为当总统做了准备。他好像从19岁起就想当总统。他聪明有才华,敢想敢干,也很有口才,如果能正确为法国服务没什么不好,还是要看他的行动。
媒体批评的是他一向崇尚金钱,美国价值观,这是当选后的第一个暴露。那位企业家说是老萨自掏腰包?我听说的是企业家邀请,呵呵,如果说邀请,又怕人家说他受贿,不好办
Tingting Huang wrote:
刚才看CCTV4的报道,说Sarko在马耳他度假也不平静,惹来巴黎媒体非议,指责他用一个大企业家的飞机和游艇,他自己说没有纳税人的钱,那位企业家也说是老萨自掏腰包,看来他这个总统不好当。 ▲ Collapse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17:42 English to Chinese + ...
chance wrote:
他利用在政府工作的机会,交接了很多大企业家、财经界、政界甚至体育文艺界名人,有人说他为当总统做了准备。他好像从19岁起就想当总统。他聪明有才华,敢想敢干,也很有口才,如果能正确为法国服务没什么不好,还是要看他的行动。
媒体批评的是他一向崇尚金钱,美国价值观,这是当选后的第一个暴露。那位企业家说是老萨自掏腰包?我听说的是企业家邀请,呵呵,如果说邀请,又怕人家说他受贿,不好办
台湾有一位政治人物,从小就想当总统,原本加入国民党,在 1978 年未获国民党提名,违反党纪参选,还发表了一篇“我心长为国民党员”,然后在选举中爆发了人民为了怕他受到做票而不当选的暴动事件。后来他因案撤职县长,又因案逃亡在外,在国外仿照毛泽东的论人民战争写了“城市游击战”,誓言让国民党消失在这个地球上。之后,在蒋经国过世后,他闯关回到台湾,一时变成了英雄,加入民进党。然而,在 1996 年民进党提名总统候选人时党内初选未过、未获提名,等到 2000 年,他还是输给了气势高的陈水扁,还是未获提名,愤而退出民进党。
这个人一路上当然也利用在国民党和政府以及在民进党任职的方便交结了许多大企业家、财经界、政界甚至体育文艺界名人,准备不可谓不充分,但是天命不是他的,他就是无法成为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总统,连想去抬别人的轿,人家都嫌碍眼。猜猜看他是谁?
Sarko 选上法国的总统,那可不像某些国家的领导人那么好待的位子,人人睁大眼睛看着他有没有什么把柄可以非议。不过,每个国家有其制度,底下的人再怎么吵,只要制度上允许的,选上大位虽不像是选上皇帝,至少四年、五年的任期受到保障,满不满意忍个四、五年吧。不打破头的制度还是比较可爱些。
[Edited at 2007-05-12 14:57] | |
|
|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最近读到这篇文章,我的一个朋友自己不炒股,但是仍相信中国的股市不会有大危机,因为有政府控制,你是如何看?
http://www.rfi.fr/actucn/articles/089/article_2256.asp
中国股市4月掀起迄今为止最大的资金入市风潮。法国《解放报》在今天的全球经济版刊出了一篇专题报道。报�... See more 最近读到这篇文章,我的一个朋友自己不炒股,但是仍相信中国的股市不会有大危机,因为有政府控制,你是如何看?
http://www.rfi.fr/actucn/articles/089/article_2256.asp
中国股市4月掀起迄今为止最大的资金入市风潮。法国《解放报》在今天的全球经济版刊出了一篇专题报道。报道引述中国媒体的消息说,4月份,中国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已逼近万亿,而个人资金明显压倒机构资金,成为新增资金的主流。报道引述北京一位股民的话说,他已倾其所有,将3万元全部积蓄用来炒股。南京的一位股民更是卖掉三套住房,两辆汽车,一次性投入500万元,炒股几近疯狂。《解放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新股民,他们甚至没有任何专家指导,这些没有经历过熊市的新股民对预期充满乐观,甚至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舍得下血本。报道最后说,尽管连中国官方的中央电视台也警告要警惕疯狂炒股的风险,但投身红火股市的股民们,却充耳不闻。他们坚信股市演绎财富的效应,相信未来“全民赚钱,市场亢奋,经济发展”。 ▲ Collapse | | |
wherestip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03:42 Chinese to English + ... Greed can kill | May 14, 2007 |
chance wrote:
南京的一位股民更是卖掉三套住房,两辆汽车,一次性投入500万元,炒股几近疯狂。《解放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新股民,他们甚至没有任何专家指导,这些没有经历过熊市的新股民对预期充满乐观,甚至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舍得下血本。报道最后说,尽管连中国官方的中央电视台也警告要警惕疯狂炒股的风险,但投身红火股市的股民们,却充耳不闻。他们坚信股市演绎财富的效应,相信未来“全民赚钱,市场亢奋,经济发展”。
It's the perfect recipe for disaster. Don't these people ever study and learn from history?
There could very well be a prolonged bull market; and many people could get rich in the process. But don't kid yourself, these things never end pretty. | | |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从来没有考虑过玩股,但觉得同胞们的热情和疯狂很可观
wherestip wrote:
chance wrote:
南京的一位股民更是卖掉三套住房,两辆汽车,一次性投入500万元,炒股几近疯狂。《解放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新股民,他们甚至没有任何专家指导,这些没有经历过熊市的新股民对预期充满乐观,甚至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舍得下血本。报道最后说,尽管连中国官方的中央电视台也警告要警惕疯狂炒股的风险,但投身红火股市的股民们,却充耳不闻。他们坚信股市演绎财富的效应,相信未来“全民赚钱,市场亢奋,经济发展”。
It's the perfect recipe for disaster. Don't these people ever study and learn from history?
There could very well be a prolonged bull market; and many people could get rich in the process. But don't kid yourself, these things never end pretty.
| | |
isahuang Local time: 04:42 English to Chinese + ...
chance wrote:
最近读到这篇文章,我的一个朋友自己不炒股,但是仍相信中国的股市不会有大危机,因为有政府控制,你是如何看?
你朋友的预测基本上是比较准确的。最近中国股市很火,周末看中央4台报道一个年轻人2005年以7万块开始炒股,2006年资金已达两千万,可算是中国的“股神”。但他本人也告诫广大股民,如果不明白大盘走势,还是应该谨慎为是。我个人觉得中国股市应该会继续走高,但中间会有震荡,像暂时的下跌等等。上星期,中国股市的交易量超过了全亚洲市场的交易量,这确实让人有点担忧。现在中国股市持续走高的一个原因是太多的资金追逐数量有限的股票。需求远超出供给,价格自然就上涨。这也跟中国人缺少其它投资渠道有关。中国的储蓄存款率很低,加上通货膨胀,储蓄存款的回报是负增长,难怪中国人要到股市去赌一把。你朋友说的因为有政府控制,所以股市不会有大危机,其实不准确。最近央行行长,还有其他官员都表示过对股市可能会过热的担忧,但对中国股市一点影响都没有。其实现在中国政府的态度是要逐渐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发挥作用。这个周末中国刚出台了新的允许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投资海外的规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股市比起几年以前的情况已大有改善,规章制度逐渐走向规范化,不过股民还需对投资做好功课。这些需要时间,但个人认为,中国股市在今后几年里不会出现像2005年前长达10年多的萎靡。 | |
|
|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
Zhoudan Local time: 17:42 English to Chinese + ...
这两天B股炒得火热。今天去银行办事,刚过九点10分,我前面已经有80个人在排队了。我索性出去了办其他事情,见朋友,过了一个多钟点回来,仍然有60个人在我前面。我再出去办其他事情,吃过午饭,再去,还有40个人!结果我找了经理,给我开了“后门”,要不然今天一整天就浪费在银行了。据说很多人都是去买美元和港币炒B股的。
前几天多年不见的初中同学�... See more 这两天B股炒得火热。今天去银行办事,刚过九点10分,我前面已经有80个人在排队了。我索性出去了办其他事情,见朋友,过了一个多钟点回来,仍然有60个人在我前面。我再出去办其他事情,吃过午饭,再去,还有40个人!结果我找了经理,给我开了“后门”,要不然今天一整天就浪费在银行了。据说很多人都是去买美元和港币炒B股的。
前几天多年不见的初中同学来看我,她随身带的手机不断接到短信,都是股友们讨论第二天的炒股策略,他们都是在单位里上网炒!现在头脑热的这批都是新股民,最近这段行情也是散户推着机构走。基金公司都在出货,而散户都在接。听说老股民都已经歇手了。
chance wrote:
从来没有考虑过玩股,但觉得同胞们的热情和疯狂很可观
[Edited at 2007-05-14 13:24] ▲ Collapse | | |
isahuang Local time: 04:42 English to Chinese + ...
chance wrote:
那就不会产生像1997年那样的亚洲金融危机了?
上周,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盘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是就说再发生类似97亚洲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因为现在亚洲各国的外汇储备都远比97时雄厚,而且各国的国际收支情况也大有改善。估计人民币还有继续升值的余地,大概百分之五左右,然后应该会稳定住。
[Edited at 2007-05-14 20:49] | | |
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